欢迎来到山东省佛教协会

联系方式

扫二维码

扫描关注公众号

返回顶部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>佛教中国化>>佛教中国化

从“譬喻”看早期佛教的中国化

来源:本站|发布时间:2024-02-20|浏览次数:154

    u=1958788030,2080194815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PNG.webp.jpg


来源: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1629日第2196期 作者:吴东碧


    近代的一些文学理论认为,追求语言的“陌生化”,偏离词语的日常用法,以达到意义的重构是十分重要的,并且比喻(“譬喻”)的作用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。然而,与这个近代文学理念相反的是,牟子认为“譬喻”的最大特点在于“熟悉化”,而非“厌黩旧式,穿凿取新”。可以说,“熟悉化”是牟子推进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论的核心。

 

 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和思维模式的“譬喻”,向来为不同文化传统所推崇。《牟子理惑论》是中国最早的佛教论书。书中大量引用儒、道和诸子百家之书,对佛教教义学说加以发挥阐述,以图论证佛、道、儒观点一致,是推动佛教中国化的早期尝试。如果将《牟子理惑论》中的“譬喻”从文中去掉,那么不仅会损害其语言的生动形象性,而且将使其逻辑论证的说服力大打折扣,同时可能模糊早期佛教与中国文化之间本有的直观而紧促的张力,并将忽略《牟子理惑论》为克服这一张力所形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。

 

  “譬喻”的特点在于“熟悉化”

 

  在《牟子理惑论》中,牟子假设或有中土人士认为佛教经典中常常使用“譬喻”之故而诘难之:“喻,非道之要。合异为同,非事之妙。虽辞多语博,犹玉屑一车,不以为宝矣。”由此之故,牟子将自己对“譬喻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阐述出来,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,乃至圣人贤者著书立说都离不开“譬喻”:“事尝共见者,可说以实。一人见一人不见者,难与诚言也。昔人未见麟,问尝见者:麟何类乎?见者曰:麟如麟也。问者曰:若吾尝见麟,则不问子矣。而云麟如麟,宁可解哉?见者曰:麟,麏身、牛尾、鹿蹄、马背。问者霍解……《诗》之三百,牵物合类,自诸子谶纬、圣人秘要,莫不引譬取喻。”

 

  牟子认为,对于没见过“麟”的人,如果解释说“麟”就是“麟”,对其而言是无法理解的。但是如果说“麟”具有麏身、牛尾、鹿蹄、马背,不懂的人则立即就明白了。在牟子看来,未见“麟”者与见过“麟”的人,都拥有关于“麏、牛、鹿、马”的知识,因此“譬喻”的作用是见者以其与未见者都熟悉的一个事物指称另一个事物,而使得未见者能够理解他所说的事物。近代的一些文学理论认为,追求语言的“陌生化”,偏离词语的日常用法,以达到意义的重构是十分重要的,并且比喻(“譬喻”)的作用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。然而,与这个近代文学理念相反的是,牟子认为“譬喻”的最大特点在于“熟悉化”,而非“厌黩旧式,穿凿取新”。可以说,“熟悉化”是牟子推进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论的核心。

 

  “譬喻”阐释路径沟通佛教与中国文化精神

 

  牟子在阐发“譬喻”之意义时例举了如何解释“麟”的问题,并认为以“麏身、牛尾、鹿蹄、马背”来解释“麟”是恰当的。从这些语句来看,牟子所谓的“譬喻”其实是类比,而非比喻。然而,牟子谈“譬喻”时仅仅指的是类比吗?当然不是。在《牟子理惑论》中可以发现牟子运用“譬喻”时,多处以比喻词“譬、犹、如”来作喻。可见,牟子的“譬喻”并非仅指类比,它也包括了比喻,这二者在牟子那里常常是不加以区分的。

 

  《牟子理惑论》中主要的比喻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皆有其直接或间接的来源。例如,“若高不绝山阜,跛羊凌其巅。深不绝涓流,孺子浴其渊”,来源于中国古谚——“深不绝涓泉。稚子浴其渊。高不绝丘陵。跛羊游其巅”。“麒麟不处苑囿之中”,来源于《礼记·礼运》“山出器车,河出马图,凤凰麒麟皆在郊棷”。“吞舟之鱼不游数仞之溪”,来源于《庄子·庚桑楚》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,则蚁能苦之”。“虽非一人所堪,譬若临河饮水,饱而自足,焉知其余哉”,来源于《庄子·逍遥游》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”。“四师虽圣,比之于佛,犹白鹿之与麒麟,燕鸟之与凤凰也”,来源于《孟子·公孙丑》“麒麟之于走兽,凤凰之于飞鸟…… 类也”。“吾自闻道以来,如开云见白日”,来源于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“旷若开云见日,何喜如之”;等等。在这当中,有些比喻的文句是直接采用,有些则对文句做了一些修改和调整,有些援引比喻的义理进入新的语境。通过这些例子与中国经典文句的比对,不难发现牟子虽然是在运用比喻,但由于不少都是直接采用前人的文句,因此在这些比喻中,比喻的作用已不是首要的,更重要的是“熟悉化”的方法和中国化的目的,即通过使用中国人熟悉的比喻,使得佛教的义理为中国人所了解并接受。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比喻都是这样的。在涉及一些佛教的核心义理时,比喻的文句就出现了新的创造,虽然喻体仍然属于人所熟知的日常事物,如为了说明佛教灵魂不灭的思想,牟子将之比喻为“身譬如五谷之根叶,魂神如五谷之种实”。类似于这样的独创文句,构成了牟子“譬喻”诠释进路中另一个重要维度。总之,《牟子理惑论》中的“譬喻”之例,不论是文句的直接采用,还是义理的援引,又或全新的独创,都经过牟子新的阐释,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认知维度。

 

  如果说《牟子理惑论》中的比喻较多地直接采用中国经典中的文句,那么《牟子理惑论》中的类比则主要是对中国传统礼、义、仁、孝等观念的援用和创新。《牟子理惑论》独到性地诠释了中国古代的圣王尧舜禹汤、良相伊尹吕尚周公、圣人孔孟老庄以及各个流派、各路英雄侠客的故事与佛教义理的相似性。从这个相似性出发,牟子恰到好处地使用“熟悉化”的诠释方法,将佛教义理与中国文化精神相沟通,建构了儒释道三家新的范畴、新的世界。

 

  “譬喻”影响早期佛教造像艺术

 

  《牟子理惑论》中“譬喻”的喻体多源于中国经典,对中土人士了解佛教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。出于中国化的动机,《牟子理惑论》中“譬喻”的某些喻体与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有着惊人的历史相似。《牟子理惑论》将中国的圣贤与佛陀相比较:“犹白鹿之与麒麟,燕鸟之与凤凰也。”这个比喻显然援引了《孟子》在比较圣人与普通老百姓时使用的句子:“麒麟之于走兽,凤凰之于飞鸟。”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说,将所信仰的对象比附于某种事物本应十分小心谨慎。这个比喻出于“熟悉化”的动机直接取自《孟子》,可见牟子接受以“麒麟”与“凤凰”—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四灵兽”——比附于佛陀。无独有偶,韩国学者李正晓在《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》一书中提到,在一些出土的孙吴西晋时期的佛饰魂瓶上出现了“凤凰”与“麒麟”的造像。“麒麟”与“凤凰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元素一直处于比较特殊的位置,佛教将之引进造像艺术始于三国孙吴时期(按目前的考古研究来看)。虽然不能说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艺术造型受到《牟子理惑论》的决定性影响,但二者的同时性关系绝非仅仅是一种巧合。从时间上看,《牟子理惑论》以“麒麟”“凤凰”比喻佛陀,与同期“麒麟”“凤凰”开始在中国早期佛教造像艺术中出现,确实反映出中国早期佛教在跨文化融合中的一种“熟悉化”的努力。可见,不论是中国早期的佛教理论,还是中国早期佛教的造像艺术的实践,都在同一时期走着一条跨文化的道路,一条中国化的创新道路。

 

  牟子运用“譬喻”的核心目的即是《牟子理惑论》的宗旨:让佛教义理与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儒道思想相贯通。“熟悉化”诠释方法的目的在于告诉中国人佛教信仰并非怪力乱神,其与中国的圣王先贤之道可以相互贯通。可以说,《牟子理惑论》的思想,尤其是“熟悉化”的方法论思想,对早期佛教的中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佛教早期作为外来宗教,通过一代又一代僧侣的努力,最后成功地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,与儒道文化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。

 

  (作者单位: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)


编辑:本站

 免责声明:


       1.来源未注明“山东省佛教协会”的文章,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山东省佛教协会立场,其观点供读者参考。

       2.文章来源注明“山东省佛教协会”的文章,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,其版权归山东省佛教协会所有。未经我站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。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、网站转载,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(URL)。&

友情链接

备案号: 鲁ICP备15006267号-2 山东省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鲁(2022)0000001
Copyright © 2022 测试站点 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ICP12345678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217号省宗教团体办公楼103办公室 邮箱:fjqnxh@163.com